「哎呀!不要再擔心了!不要再緊張了吧!?」很常聽到這句話。但我每次聽到別人說這句話的時候,都覺得這句話對當事人應該沒有什麼幫助吧?!我每次都想問,可不可以提供一些比較實際或比較有幫助的方法,來減低焦慮和緊張呢?

其實從多年的教學經驗中,我領悟到,僅僅「不要」去怎麼樣,「不准」或「禁止」去怎麼樣,這樣的效果通常並不是很大,也不易維持地久。(想想看「不准」做你的"壞習慣"是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呢?) 而從The Feldenkrais Method中,我學到的觀念之一,就是若能找尋、探索、嘗試其他的方式,我們也許會因為發現嶄新的可能性,而能有更好的選擇;不但如此,我們也可能因有更多的選擇,而減少掉回到一個固定的模式的機會。

前一陣子,我在芝加哥受訓The Feldenkrais Method的老師在facebook的塗鴉牆上post了一段影片,這段影片是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Television (加州大學電視台)的節目Mini Medical School for Public (小小公民醫學院)近期的課程:
Worrying Well: How Your Brain Can Turn Anxiety and Stress into Calmness and Confidence (良性的擔心:你的大腦如何將焦慮和壓力轉化為平靜與自信)/How to Use Your Brain to Relieve Anxiety and Stress (如何使用你的大腦來舒緩焦慮和壓力)。

講授的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醫學院教授Martin Rossman,針對這個主題,提出了這很多有趣的觀點和很實際的建議與方法。本來我只是看了一兩次,覺得受益良多(雖然有些部分不是完全同意他的說法),於是把它存在電腦裡,想說如果以後遇到又焦慮或緊張時可以再拿出來看,也許可以克服很多狀況。

但我最近發現,很多家人和朋友們常常會不自覺地焦慮,不斷地擔心一些無法解決的問題,或一直擔心一些不太可能發生的事情,(我太了解這些狀況了,因為自己本來是個愛擔心的人),因此我決定將這段影片的內容整理一下,加上一些其他的資訊,提供大家參考,也許可以幫助自己或朋友們在面對問題,或突如其來的變故時,不要無謂地消耗自己的時間、體力去過度地焦慮或沮喪,希望能提供實用的工具或方法幫自己靜下心來,用這些能量和時間來好好思考,要如何有效地來解決問題。

好吧!以下就是這個影片的重點內容。哇!好久沒有整理課堂的筆記,還挺懷念的呢!不過要將這些東西寫的有趣,還有一些挑戰性呢!

 

「有沒有人從來沒有擔心(Worry)過什麼事情呢?」在課程一開始的時候,Rossman教授問了大家這個問題,而引發了一陣笑聲。因為很顯然的,每一個人偶爾都會擔憂一些事情。「擔心」其實一件稀鬆平常的事,不過如果當有些人總是永遠在擔心的話,那就比較辛苦了。

首先在談論擔心(Worry)這個主題之前,當然要先來解釋一下「擔心」。

首先Rossman教授認為,人類有一個與其他生物不同的能力,這種能力就是「想像力(imagination)」。想像力在人類文明的演進中,是非常重要的,他甚至認為人類最強而有力的能力之一就是「想像力」。想想看,舉凡所有人類的發明,大部份都是需要先有「想像」,找到方式去達成想像,然後才有實體的發明。換句話說,「想像力」也是讓今天的人類的文明之所以不同於其他生物,而能發展至今的重要能力。只可惜在教育系統中,我們很少去教導如何使用想像力,很少教導掌管情緒和想像力的右腦,而只注重掌管理性邏輯的左腦,有了一些失衡的狀態。

而談到想像力的原因是因為,想像力眾多的功能之一,就是「擔心」。雖然「擔心」常被認為是負面的,但當你會「擔心」也就意味著你是有想像力的。基於這樣的原由有一些治療過度「擔憂」的藥,是以去除想像力來達到目的,因為如果沒有想像力的話,就不會「擔心」;但反過來想,當沒有想像力時,很多事情大概都做不到吧!?

好吧!當知道「想像力」和「擔心」之間的關係之後,要問的是,到底什麼是「擔心」呢?而「擔心(worry)」、「焦慮(anxiety)」和「緊張(stress)」這三者之間,又有什麼區別及關聯性呢?

簡單的來說,「擔心」是人類的一種適應能力,這樣子的能力其實是有正面的功能的。因為「擔心」可以讓我們在腦中不斷重覆地思考某些事情,便於解決一些問題和狀況,來提升我們的生活品質,這就是良性的擔心(good worries)。但是如果「擔心」使用地不恰當的話,我們的生活也可能會因為「擔心」而變地一團糟,因為過當的「擔心」會使我們重複不斷循環地思考,而成為一種既定的思考(thought)模式,以致於無時無刻在擔心,那這就是糟糕的擔心了(bad worries)。

與「擔心」相似卻又不同的「焦慮(anxiety)」,則是一種伴隨著生理症狀的感覺(feeling)。當焦慮的時候,我們通常會感到恐懼、害怕、心跳忽然加速、大量流汗、呼吸急促,覺得好像有不祥的事情要發生或大難臨頭了,而有些人甚至覺得像被什麼東西追逐般,快要嚇死了…等等各種狀況,不過焦慮的狀況通常會因人而有所不同。

而「緊張(stress)」,指的是一種為了生存下去的生理反應(response)。當遇到生存危急時,腎上腺素會上昇,心跳增加,血壓也會上升。舉例來說:當在叢林裡遇到獅子的時候,或現代人遇到股市震盪的時候…等等的感到危害到生命的狀況,就會造成緊張(stress)。

「擔心」「焦慮」和「緊張」這三者有很多重疊相似之處,之間會交叉交互作用,不但如此,這三者對於化學藥物、以及大腦思考方式都有很敏感的反應,而思考(方式),就是在這堂課中,用來探討如何幫助處理這些「擔心」、「焦慮」和「緊張」問題的。(而「anxiety disorder焦慮症」可能還要再借重其他的醫學方式或營養食療來治療,就不在此課堂中討論。)

不過在討論如何降低焦慮之前,還要再解釋一個名詞「Neuroplasticity」。看到這個陌生的名詞時,請不要失去興趣,繼續往下讀吧!因為有一些令我驚奇且有趣的故事以及實戰方法。(接下篇…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iruchen04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