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「每次上完費登奎斯的課程,在某些時刻都有很深的學習和體會,但一回到日常生活,覺得好像又都忘光了……」結束探索工作的學員,看起來似乎很困惑地提問。

 

「類似這樣的疑惑,不只是你,連我也曾被這樣的迷霧所籠罩,而且,幾乎每位費登奎斯方法的學習者都曾或多或少有過這樣的經驗吧!」我不禁如此地想。

 

說個故事給你聽吧,我微笑著:
多年前,我在芝加哥的師資培訓裡,曾在上完一堂「動中覺察」之後,一直連續不停地,一直打、一直打、一直打哈欠(在說故事的同時,我也不自覺得打了幾個呵欠),結果打了長達10幾分鐘的呵欠,全身上下感到非常舒服。

在驚訝之餘,我非常想知道原因以及這之中的連結,於是我問了老師、問了同學、上網查資料、查書。但花了一段時間探索與詢問之後,似乎沒有任何人能給我我滿意的答案,於是這份疑惑便逐漸埋藏在心底,許久不曾憶起……。

在幾個月前暑假的台北師資培訓第六期裡,其中一位學員,在做完一堂「動中覺察」之後,連續不斷地打呵欠。當她在分享自己的經驗,表示驚訝並且提問之時,我似乎從她臉上看到當年的自己……,而自己竟也不自覺地又開始連續不斷地打呵欠,而逐漸憶起了自己當時全身上下的感覺。

但也許因為相對於當初的自己,現在已經是比較有經驗的探索者了。這一次,在我連續不斷打呵欠的同時,我細細地掃描、審視和感覺著整個自己。忽然間,身體背面浮肋(floating ribs)吸引了我的注意。

一會兒之後,我清楚地感覺到,背後最下面的兩對浮肋,隨著呵欠動作而有所移動,並且似乎牽連著整個胸腔與呼吸系統。「原來,我最下面的肋骨們是活著的啊!」在我驚訝的同時,下面的肋骨們對我報以微笑,溫柔低語喃喃道著:「是的,我們一直在這裡,這麼多年來,妳終於找到我們,妳終於找到我們了!」

原來,可以有這麼長,這麼多年的學習探索歷程!曾經以為遺忘的,曾經以為消失的,其實已經銘刻在心裡,等著被發掘,等著被憶起。腦中忽然浮現費爺爺在Amherst的師資培訓裡,曾說過這樣的一段話:「Remembering by forgetting.」藉由遺忘的過程,我們學習、熟悉、記得,而最終,將會變成我們自己的一部分。

 

「學習過程是不規律且有階段性的,同時必定起起伏伏。…一個人可能一天學會一首詩,第二天卻幾乎完全忘了;幾天後雖然沒有再進一步學習,但可能忽然又完全記起來。即使好幾個月完全不去想這首詩,但在簡短複誦一下之後,就發現整首詩又回到腦海中。因此,在任何時候,如果我們發現自己下滑到原來的狀態,千萬不要氣餒;只要繼續學習的歷程,這樣的退步情形會越來越少,而且越來越容易回到進步的狀態。」費爺爺在「動中覺察(p.27)」一書中,也如此說道。(心靈工坊出版,陳怡如譯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yiruchen0409 的頭像
    yiruchen0409

    怡如的費登奎斯隨筆

    yiruchen04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