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以下是剛剛跟上過我好幾次課的朋友Prem Najma所做的討論,很高興在費登奎斯方法裡面,不是上對下的關係,而是夥伴間的探索關係,才能迸發出這樣豐富的討論,感到很滿足,所以跟大家分享:
P: 對了怡如,請問費登奎斯很喜歡用『意象』這個字眼。它的意思我沒有十分明白。請問它的英文是什麼字啊?
我: 翻譯的時候,會考量的,不只是單詞,還會考慮前後文以及這個字詞蘊含的意義. 你的『意象』,指的是Self-Image的Image的嗎?如果不是在這裡的話,再麻煩你跟我說,你在哪裡到的,我看一下前後文,才能做比較精確地回答.
我:很多人會把Image翻譯成『形象』,雖然沒有什麼不對,但我覺得容易造成誤解,認為Image只是一種固定的視覺圖像.除了書上所描述的之外,就我的經驗,這是一種動態的狀態,不只視覺,包含聲音,感官,情緒,氣味,個性,對自己的看法等等,但沒有一個人,能夠真正理解到自己完整的Image是什麼.
我:另外,除了現實的經驗之外,如果曾有過把潛意識帶到經驗的歷程,超現實,超個人(超越自我意識,靈性,神性,穿越時空,整體人類,宇宙意識等等)或其他各種不同的經驗之後,會觀察到Image有很大的變動,對Image的定義也會有所不同,或說認識自己的意象多一點點.
我:再來就是,翻譯成『意象』這個難懂的詞時,我也有小小的期許在裡面---如果讀者認真思考之後,的確會有一個疑問: 就是什麼是『意象』?而這樣的
問題,就能把願意探索的讀者,帶往更深更遠的方向,而開始有自己的探索.
問題,就能把願意探索的讀者,帶往更深更遠的方向,而開始有自己的探索.
我:由於每個人的Self-Image/自我意象,是非常獨特的,自己的定義和解讀,的確也很可能會因為當時自身所體會的而有所不同,所以也很難定義和翻譯.我覺得, 這比較像是一個籠統模糊的概念,而不是一個固定的詞句.
我:另一個想法是,如果有這一個概念後,就會有一個後設的狀態,整個人比較不會完全跟自己所有的一切固著在一起,除此之外,這樣的概念,可以幫助我有
基準點,來建立一個相對而言比較中立可以觀看和覺察的自我.
基準點,來建立一個相對而言比較中立可以觀看和覺察的自我.
我:其實,我花很多年去想,仍然覺得自己還不是很清楚,亦或說,我現在還在細細體會這樣概念是什麼,以及我的Self-Image和我之間,是怎麼樣在各自獨立
的狀態下相互依存相互影響(Inter-dependent).
P: 我是在動中覺察裏面讀到的。根據前後文,我覺得應該就是Self-image裏的Image。我現在瞭解你翻譯這個詞的用意了。不過被你一講,我也才突然發現原來自我意象是立體的變動的有機的⋯並且跟自身探索自己一樣,不斷的新陳代謝呢!嗯,很謝謝你這麼翻譯,意象這二個字,現在對我有種小小衝擊,倒真的達到你的目的了.
我: 哇!你用的詞句也很棒! 我好喜歡喔!
P: 哈哈,太有趣了,光是意象這二個字,就突然讓我矇住了⋯⋯我是真的突然頭䐉無法反應耶!
我: 剛剛忽然想到,當想到『意』這個字,我第一個飄出的句子是『只能意會,不能言傳』.『意』這個字,本身就帶有『難以捉模』的蘊含.也反應了Image這個字.
我: 你的狀態,似乎反應了這個字的狀態.
P: 是丫。意這個字是「音+心」。所以只能用心聽到。
我: 哇! 感覺越來越能釐清了! 跟你討論好棒喔!
P: 然後重新洗牌
我: 的確,這是需要安靜下來,用心傾聽的---回到費登奎斯的基礎: 觀察和傾聽.
P:重新去感受感覺..........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