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接上篇) (在此聲明本篇為怡如原作,多篇坊間之簡介均出自本文)
簡史
費登奎斯方法(The Feldenkrais Method )是一種身心整合重建的教育學派,依據創始人Moshé Pinhas Feldenkrais的姓氏來命名,同亞歷山大技巧(The Alexander Technique)、羅夫整合學派(Rolfing)等,可以被歸類為近年來西方世界新興的一種教育方式與研究---身心學(somatic education)。
在此必須澄清的是The Feldenkrais Method並非按摩,也非放鬆技巧。雖很多人將之歸類為療癒或醫療體系,本人對此也不贊同。據我所知,一般的治療,是針對疾病或結構上的"不理想"所作出的處理;而The Feldenkrais Method講的是,即使處於有疾病或結構"不理想"的狀態下,人都還是有無窮的潛力可以去開發,去學習適應生活,因此學習如何促進功能,是The Feldenkrais Method的主要方向,並非治癒; 而事實上的確會有看似"治療"的效果,但那是去啟動浩瀚無垠學習的力量之後,所帶來的附加價值,並非目的。
身為猶太人的Moshé Feldenkrais,在1904年5月6日出生於現今的烏克蘭共和國所在地。其青少年時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動亂中渡過,在歷經顛沛流離後最終於巴黎取得物理學博士的學位,為一位研究核能與反潛水艇科技的科學家,同時為法國柔道協會的創始者,亦為一位柔道黑帶的老師。1940年代,因於逃避納粹追擊從法國到英國的途中,在潛水艇上滑倒,而引發了青少年時因踢足球導致的舊傷而接近癱瘓。在被外科醫生告知手術只有百分之五十的成功率之下,Feldenkrais決定深入研究自己。
Feldenkrais博士開始檢視自己的經歷,他意識到其實自從1929年足球賽中受傷之後,自己就一直反反覆覆地為腳傷所苦,尤其從法國逃難的經驗之後,他也發現逃亡的焦慮,使得他的疼痛變本加厲。
他認為這些狀況其實並不是單純,自己膝蓋的問題,除了可能與本身的性格有所關連之外;他更懷疑,失去功能,可能並不是源於受傷本身,而是來自於自身對於傷害的反應,也就是說,如果做出了不適當的反應,可能會使其傷勢加重。因而反之,如果他能選擇適應不一樣的反應,可能可以用此方式來減低疼痛及限制。
以此為出發點,他結合了東方武術、兒童發展、解剖學、物理學、生物學、生理學、語言學、運動學、神經學、心理學和人類學等,從很多嶄新的角度來研究,成功地幫助自己避免疼痛地走路,運用新的動作方式再現功能,最終創造出一套新的教育系統,來改善身體的動作與身心整體的運作功能。
回顧Moshé Feldenkrais的一生,他的生命中最少有兩次大逃難的經驗,而在這樣的災難中,每次都必須從創傷中重新站起來,從無到有。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生活與生存,Feldenkrais不斷地面臨環境的改變,他必須不斷地重新適應新的文化、學習新的語言以及新的工作,更大的挑戰是,在這一連串的變遷當中,以及無時無刻適應環境以及恐懼和毫無安全感的同時,猶太裔的Feldenkrais,不能被其他文化所吞噬,他必須保有他的自我及(猶太)民族的認同,那他是如何處理這排山倒海的混亂與衝突以及焦慮,克服難關,進而發展出自己的教學法及哲學呢?
Mark Reese 認為,Feldenkrais博士透過生命體驗以及自我觀察,無論學術領域、身心創傷或探索研究發明,他將人生的課題學的很成功,他學習到在變動中,如何去重新學習,也學習到如何將所學教授與他人,並讓人能夠活得更像人,而並非機器。
Feldenkrais一生中幫助或教導過的人們,來自全世界各地,不分性別、種族、宗教、職業,也不分年齡,其中有因生產而脖子受傷15周大的嬰兒,有97歲因被電擊而癱瘓三十年的加拿大人,也有音樂界的小提琴大師曼紐因(Yehudi Menuhin) ,除此之外Feldenkrais更曾為劇作家Peter Brook以及他的劇場Bouffes du Nord上過好幾年的課程。
Feldenkrais的教學與概念哲學極其廣泛,能應用於很多不同的領域,例如:神經學、心理學、表演藝術、運動以及復健(rehabilitation) ,實難一言以蔽之。不但如此,Feldenkrais博士也曾與人類學家Margaret Mead、神經科學家Karl Pribam ,以及心理物理學的前驅研究者Jean Houston以及Robert Masters等合作研究。現今在北美州、南美洲、歐洲、以色列、澳洲以及日本有International Feldenkrais Federation (IFF,Feldenkrais國際聯盟)認可的師資培訓的課程,直至今日,全世界有超過5000位合格的Feldenkrais教師。
原則與概述
Moshé Feldenkrais博士觀察到,在人的一生之中,人類的頭腦都有能力有效率地去學習新的行為、動作以及功能,而他也發現“Changing our muscular patterns will alter thoughts, emotions and our self image”---改變肌肉的模式將會轉變我們的思考、情緒和自我印象;而反之亦然。
除此之外他更發現,無論擁有著什麼樣不同程度的能力與技巧,任何人的腦(包含任何年紀的人,以及任何身體、心理或神經系統被認定為有殘缺或受傷的人),在接觸各種不同新的資訊(或不習慣的模式)後,都可以學習及選擇,並重新整合出更佳的狀態與模式,去突破自己現階段的極限。於是即使處在不那麼理想現階段的狀況,每個人都可以將自己整體的功能,發揮到自己當時最佳且最理想的狀態,並有無限進步的空間及可能性。
(其實這樣的觀念和當代腦神經科學的Neuroplasticity的學說(暫譯為:神經重塑性)(http://yiruchen0409.pixnet.net/blog/post/6416772)相符合。Feldenkrais在當時提出很多先進的論點,在現代的研究中已一一被證實,而近年來亦有越來越多的研究以The Feldenkrais Method 與Neuroplasticity為研究主題。
值得一提的是,從神經科學的觀點來看,"學習"是一種產生或改變神經元(神經細胞)間訊息傳遞量與質的歷程;而學習與神經功能變化的關係,可說是神經反應性質與迴路的改變。也就是說這些神經科學的觀點,和Feldenkrais的教育方式其實是相互呼應的。)
秉持尊重個體有不同學習方式的原則,並相信學習過程中沒有絕對之對與錯的標準,Feldenkrais認為最理想的學習方式,是像孩童學習站起來等行為的過程般,自然的有機學習(Organic Learning http://yiruchen0409.pixnet.net/blog/post/11971040),這樣的學習並沒有一定的時間進度表,而是需要在`錯誤'中不斷實驗(http://yiruchen0409.pixnet.net/blog/post/12017722)、逐漸校準方向、進而能找尋到越來越適合自己的方式。
因此The Feldenkrais Method以學習(learning)與覺察(awareness)為基石,讓我們在學習過程中復甦知覺的敏銳,來覺察到自己的行為慣性與模式;並藉由獨特的引導、觸碰、等方式為媒介,給予腦部各種新的資訊,有效率地觸發神經中樞系統內,
各神經元間訊息的傳遞與網狀連結、與腦部和潛意識溝通,並給予機會來發展、重建動作模式,讓身體學習到如何以更輕鬆、和諧且流暢的方式,有效率且適當地去執行動作任務,自發性地提升自我整體身心全面性的功能運用、與自我印象(self-image),並超越限制與極限,進而培養更佳的適應性與能力,去選擇更為靈活自由健康的人生。
課程進行方式
The Feldenkrais Method上課的方式有兩種:
「從動中覺察(Awareness Through Movement,簡稱ATM)」團體課程,以及「功能整合(Functional Integration簡稱FI)」個別課程,這兩種課程往往可以相互配合來教導與學習。
「從動中覺察」團體課程:
在團體課程中,授課教師以口語敘述的方式給予學生一系列的動作導引,幫助學生在動作中探索,在過程中復甦其知覺敏銳力以培養覺察能力,發現自己習慣的動作模式,將感官、知覺、思考、想像力、神經系統、肌肉系統、骨骼系統等整體,甚至過去的生命歷程與現今的生活,相互連結重整運行,減少不必要的精力消耗,來學習到如何以更輕鬆、和諧且流暢的方式,來有效率地執行動作,並發揮理想的功能與狀態。
很多類型種類的運動,著重運用意志力,不斷地要求去達到符合來自他人或外在的標準,例如越舉越重、或越跑越快、越撐越久等。而Feldenkrais則採取不同的途徑,課程的設計是以學生個人動作的舒適度及流暢度為標準,在舒適安全的環境與氛圍裡,以輕、巧、慢及好玩有趣為學習的基本原則,並給予很多休息的時間,讓神經元在動作與動作間,有足夠的時間來連結,進而能自發地來學習到更為有效率及良好的動作。
一般來說,ATM課程會以一種特定功能或運行作用為主題,課程的長度約為30-100分鐘不等,學生們著舒適方便動作之衣物上課,很多課堂是躺著進行。通常課程的設計以容易、舒服的動作為出發,逐漸發展到更為複雜的狀況。Feldenkrais設計了好幾百堂的課程,而如今以這幾百堂的課程為基礎,已發展出上千堂的課程。
「功能整合」個別課程:
功能整合是一對一的課程。如同從動中覺察課程教師用口與引導學生般,在功能整合課程中,老師以溫和、不強迫侵入性、不費力、受過嚴格訓練的碰觸方式,運用動覺(kinesthetic sense,見下面中的附註1的解釋)與觸覺等非語言的溝通為主(語言為輔,但比例多寡程度會依據學生學習方式與狀況而定),來引導學生察覺、探索自我本身的動作習慣模式及歷史。在舒適安全的環境中,老師以學生的需求為主,傾聽學生的需要,不強加老師的主觀意見予學生,以符合學生的學習方式來教導,也不強迫學習;
幫助學生在過程經驗中,尋找到當時最適合自己的動作模式,進而激發潛能、提升自我印象及價值,培養更佳的適應性與能力,去選擇更為靈活自由健康的人生。
課程通常在特別為此課程設計的Feldenkrais摺疊桌(床)上進行,著方便動作之服裝,以仰臥、側躺、趴臥、或坐姿或站姿等等,依當天實際上課狀況來決定要如何進行。
附註
1.「動覺」(kinesthetic sense):如同視覺、聽覺、嗅覺、味覺、觸覺般,「動覺」是六種感官知覺之一。若要知道何謂「動覺」的話,大家可以做一個嘗試。請將一隻手在身後做彎曲手指的動作,請問大家知不知道自己在彎曲手指呢?
如果在看不到、聽不到、聞不到、嚐不到、也觸碰不到的狀態下,還能察覺到自己的手指有做彎曲的動作,那就是憑著「動覺」來感覺的。
小語
至於上完課後,大部分的人有什麼樣的經驗呢?
非常多人在上了The Feldenkrais Method的課程之後,都會有身體變輕,人變高,身體變得輕鬆,平衡感進步…等的感受;也有人說身體在活動時變得更靈巧、更平衡、更協調,也能有效舒緩長期或慢性的疼痛,減輕壓力和身體的緊繃。許多奧林匹亞的運動選手、世界級的音樂演奏者、舞者、表演藝術工作者等,發現此課程不但能幫助他們避免運動傷害、降低焦慮、提升演出水準,亦能幫助個人全方面的成長。除此之外,有許多被診斷為學習障礙、中風、顳顎關節功能失常症(小女子本人便是受惠者)、小兒麻痺、自閉症、脊椎側彎、前庭系統失調、注意力不集中等等的學生,都有非常顯著的進步。(最近很開心,因為已經二十多歲的表妹在上了幾堂課之後,已長高了約2.5公分左右喔!)
不過就像沒有吃過巧克力的人是無法想像巧克力的滋味般,我們也不太可能光看書就能學會如何打球。要說明的是,光是透過閱讀The Feldenkrais Method身心整合教育學派相關的文章,是不太能理解這樣的課程,必須要實際上課才能體會之中的奧妙之處。而就我個人來說,每次接觸都有新的斬獲,總能振奮地發現到自己有無窮止盡的進步空間及潛能。
雖然花費很多的精神去想要怎麼來寫才能寫得清楚明白,不過無奈語言文字的溝通其實非常有限,所以大概還是沒辦法解釋清楚,僅能非常粗淺地闡述其概論。如果大家有讀卻似懂非懂,只好說聲抱歉!不過如果願意提出問題或是建議,能幫助我重新編輯文章,那就再好也不過啦!
在The Feldenkrais Method概論的最後,分享一個The Feldenkrais Method的影片介紹。
個案伊莉莎白是一位21歲的女孩,嬰兒時期被診斷為global brain damage(暫譯:全腦損傷),當時她幾乎無法做任何的自主性運動(voluntary motion),例如:無法控制眼球,以至於旁人無法知道她是否看得到;不斷流口水等等。很多醫生診斷認為她可能這輩子進步的空間不大,於是不願放棄伊莉莎白的父親,轉而求助於Feldenkrais本人,讓伊莉莎白與Feldenkrais本人和Feldenkrais的學生Anat Baniel學習The Feldenkrais Method,在多年的學習之後,現在的伊莉莎白得以就讀於大學,並且成績良好成為榮譽學生,她的行為能力完全超出所有人以及醫生的預期,達到所謂“正常”的生活狀態,並且持續進步當中。(http://youtu.be/CNVw4ZISLMs)
(影片中伊莉莎白所上的課程是功能整合,而影片呈現的是屬於比較大動作的課程。一般來說老師的動作可以從只是雙手輕放在學生身上,或小到零點幾公分的動作,或到如同影片中更大的範圍,依據狀態不同而有所不同。)
(接下篇: What Are You Afraid of 3-2)
留言列表